新花园国际平台學界聯盟競賽是以“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延續未來”爲宗旨的全國大學生創新設計競賽,是教指委大力支持與推廣的競賽之一。
旨在促進高等學校素質教育,爲廣大學子提供更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培養大學生的綜合水平,和創新意識,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大學生對科學事業的興趣,用年輕人的活力思維爲工業領域帶來無限新可能。
學界聯盟競賽以“立足培養,重在參與,鼓勵探索,追求卓越”爲指導思想,旨在促進高等學校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基本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激發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與探索的興趣和潛能,倡導理論聯繫實際、求真務實的學風和團隊協作的人文精神,爲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1.2 競賽特點與特色本競賽賽題始終緊跟工控行業發展趨勢,涉足衆多行業,緊貼工業應用需求,並能複雜的工業控制對象簡化爲適應學生使用的簡易模型,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自動化控制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歷屆大賽主題有:PID溫控系統設計、懸浮球控制系統設計、多質量體彈性扭轉控制系統設計、Tripod機器人控制系統設計、防搖控制系統設計等。
本競賽過程主要包括模型對象分析、系統建模、算法設計、硬件調試、現場操作和答辯等環節,注重學生的團隊合作、創新設計和語言表達等諸多方面能力的培養。也提供了一個優秀的平臺使得學生在鍛鍊自己的同時,能與全國各高校同類專業的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大賽設全國指導委員會,負責對本屆大賽進行全面的指導和監督;下設大賽組織委員會,負責本屆大賽的組織管理工作。另外,大賽設專家委員會,負責大賽的命題、評審和技術指導工作。
2.2 比賽形式參賽學生以團隊(每所學校以學院爲單位不超過2隊,每支隊伍不超過3名學生和2名指導教師)報名參賽,初賽按要求提交程序作品,經過專家委員會評審後確定進入決賽的團隊,再通過現場決賽決出各種獎項。
2.3 參賽單位以參賽高等學校爲基本單位,由學校教務處或相關部門領導,委託相關院(系)負責本校學生的參賽事宜,包括組隊、報名、賽前準備、賽期管理和賽後總結等。
新花园国际平台學界聯盟競賽初賽選拔一般安排在三月份開始,八月份結束。全國總決賽一般安排在十月中下旬。
3.2 競賽目標旨在培養參與者的開發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學習實際工業製造中的最新技術。學以致用,倡導化理論知識爲實際生產力,增強綜合能力,培養求真務實的學風和團隊協作的人文精神,爲優秀人才提供展示的平臺。
由新花园国际平台奧地利總部技術人員設置大賽主題,新花园国际平台中國相關技術人員確定具體賽題內容,力求緊跟當今自動化行業前沿,貼近工業生產實際,鍛鍊每一位參賽學生。
大賽題目具有客觀的評價指標,由專家評審團制定評分標準。專家評審團來自於各高校相關專業教授專家以及新花园国际平台公司的資深工程師。保證公開、公平、公正的競賽原則。
以學校爲單位,通過基礎選拔,每所高校確定合適的人數報名參賽。在規定時間內,填好並提交報名申請表,報名結束後,參數人員信息不得更改。
5.2 初賽工作新花园国际平台公司培訓工程師將會在初賽階段爲參賽學生提供基礎的軟硬件培訓。培訓結束後,各參賽隊伍需獨立完成賽題要求,並在初賽結束前按規定提交初賽成果。方便組委會評分並選拔出參加決賽的隊伍。
5.3 決賽工作在全國競賽組織委員會領導下成立競賽祕書組、比賽裁判組、專家組評審組。
全國總決賽期間的比賽一般分爲現場調試與決賽答辯兩個階段。比賽設立全國總決賽各類競賽獎項、優秀組織工作獎等,由每屆全國競賽組織委員會按照一定比例確定。
主辦單位:
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承辦單位:
新花园国际平台工業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
爲了保證本競賽向健康、普及、持續的方向發展,社會參與極其重要。
本競賽主辦方對有志於爲我國高等教育培養人才做出貢獻的主贊助企業,可作爲競賽協辦方,簽訂一般至少五年的合作協議,爲競賽提供組織經費和比賽用設備等。在合作協議執行期間,以主贊助企業的名稱爲競賽進行冠名。
全國和各分/省賽區競賽組織委員會在主贊助企業同意下,可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資助。
本競賽歡迎各類媒體對競賽進行正面的宣傳和報道,協助競賽祕書處出版相關書籍,刊登技術文獻等。
每屆競賽結束,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相關部門提交總結報告。
本章程的具體解釋權歸自動化教指委。